亚洲明星网 > 电影 > 正文
专访《印象·丝绸之路》导演向凯:4K电影技术下的印象中国
2017-10-24 11:50:46 来源: 光明网
这是一部挑战纪录片极限的中国4K电影纪录片,这是一段重走骆驼古道的全新旅程。大型系列纪录片作品《印象·丝绸之路》走进乌苏天堂里的后花园,近日在央视及各大网络视频平台上线播出。这是著名影视导演向凯继《
  这是一部挑战纪录片极限的“中国4K电影纪录片”,这是一段重走骆驼古道的全新旅程。大型系列纪录片作品《印象·丝绸之路》走进乌苏“天堂里的后花园”,近日在央视及各大网络视频平台上线播出。这是著名影视导演向凯继“《印象·丝绸之路》走进克拉玛依‘沙漠美人’”之后的又一部精良之作,备受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好评如潮。

  《印象·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以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为依托,围绕“重走新丝路、再创新辉煌”的主旨,走进新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地区等重要节点城市,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其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并探讨其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新机遇、新发展,旨在为亚欧大陆的交流与发展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影片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均使用4K电影技术,精细地摄制、干净细腻的镜头、绚丽的色彩、唯美的画面,将新丝绸之路上兼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气息的新疆两座魅力之城的秀美山河及人文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震撼、感动、敬仰等情愫油然而生。

  导演向凯创作过许多成功的作品。他热衷写作,出版了深受读者喜爱的《迷城》《援非医生》等书籍;从事过演出,策划了梅艳芳、张学友等人的演唱会及“《百位明星关注留守儿童》一带一路万里行”等大型活动;进攻音乐领域,创作了《一路幸福》《吓死宝宝了》等音乐作品;执导纪录片,《印象·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便是他的一次大制作;涉足电影事业,聚焦两代人故事的《青春特烦恼》和《克拉玛依之恋》目前也将进入拍摄阶段。拍摄克拉玛依时,他曾表示:“克拉玛依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希望用尽人生最后的力量推动克拉玛依城市转型、升级、发展,让这颗戈壁璀璨明珠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闪光发彩”!取景乌苏时,他更是感慨:“这座城市早晚有一天会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接受人们的喝彩”。

  新疆有着什么样的魅力让导演向凯如此感慨?他对新疆有着什么样的情怀,又是如何解读大型系列纪录片《印象·丝绸之路》的?带着满满的好奇,我们走进艺术工作者——向凯导演的创作空间,一同探讨4K纪录片中的丝路印象!

  Q: 在《印象·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作品中,您为什么选择克拉玛依市作为第一站?

  向凯导演: 《印象·丝绸之路》围绕的是“新”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和地区,聚焦新丝绸之路上的新兴发展城市。而克拉玛依又是其中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泛中亚的一个重要节点,对泛中亚地区的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平台价值,它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旅游事业、人文故事以及城市发展,都值得探索。同时,这里的自然风景、民俗生活、民族传统和人们的善良也感染着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高速的现代化发展,也是选择它作为首站的重要因素之一。

  Q: 您对克拉玛依和乌苏这两座城市分别有什么样的印象?

  向凯导演: 这两座城市虽然都是西域都市,有塞外的神秘感,但整体给人的感觉不同,就像克拉玛依是一个时尚女郎,而乌苏则是一个大家闺秀。

  拍摄《印象·丝绸之路》之前,我去过克拉玛依几次,但都是走马观花式地看看,没有太多了解。这次的纪录片拍摄,可以说是探访了克拉玛依的各个角落,对这座城市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草青水秀,就像是一座江南水城,犹如“沙漠里的杭州”,每一处都是一幅画。当时的感触就是一定要为这座城市拍个片,把这里的美和价值传递出去。《印象·丝绸之路》给了克拉玛依一个展现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圆梦的机会。有人说克拉玛依不会伤了一个艺术家的心,而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对艺术的执着也促使着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克拉玛依的美!

  克拉玛依是一个因石油兴起的现代工业城市,而乌苏则是纯天然的生态城市,有天山原始森林、天然雪山大佛,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白梭梭林和千年不朽的胡杨,亚洲最大的泥火山群,天上洒落的明珠——巴音沟,大自然之肾——古尔图,有边塞新“西湖”美誉的克孜加尔湖等,就像影片名称,是“天堂里的后花园”,美的干净、纯粹!

  Q: 这两部纪录片在创作表达上有什么异同?又是如何想到以“沙漠美人”的人物设定来讲述克拉玛依的?

  向凯导演: 首先,《印象·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采用的都是电影的创作手法,因为我觉得单一的纪实不足以表达一座城市的意境,除了自然写实之美,还要有内含丰富的人文价值。所以我希望用电影的艺术手法把城市的灵魂和价值表现得更突出,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座有灵魂、有生命,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表现风格,就是纪实性和艺术性谁占主导的区别。前面说了克拉玛依是一座因石油兴起的现代工业城市,自身属性带有工艺科技性质,偏硬,需要糅合一些软性的东西来平衡,所以拍摄克拉玛依时,选择了“沙漠美人”的人物设定来讲述克拉玛依一步步的发展。因为“沙漠美人”本身就是克拉玛依的代名词,它是对克拉玛依的一种赞誉,我运用这种理念和含义,以物拟人,将城市意境形象化,通过沙漠美人走进克拉玛依,了解克拉玛依,并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传递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故事主线,将克拉玛依的历史故事、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城市发展有序铺展开来,能够增强影片内容的流畅性和故事性,以人叙事,以情动人,更能震撼人心,打动观众对克拉玛依的向往和敬仰。所以“沙漠美人”这部作品,艺术性占主导。

  乌苏,比较原生态,它的纪录片以纪实性为主导,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生态的方式把它先天拥有的美发掘出来。在乌苏的作品里,你会看到当地的婚嫁礼俗,刺绣、做花毡、制作柳花茶和奶酒及当地的美食文化,人们载歌载舞、骑马牧羊的淳朴生活,不需要修饰和添加,乌苏的美就足够让人艳羡了。

  Q: 作品中“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骆驼古道丝绸路,一带一路万点红”,这4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向凯导演: 这4句话是源自汉魏边塞诗《七绝·重走丝绸之路》,原句是“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这4句话其实不仅是对纪录片内容的一个综述表达,也包含了我的个人情感。“壮志西行追古踪”也是我的一个写照,再次背起行囊走进大西北体验西域大好风光。“一带一路万点红”则是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希望“一带一路”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遍地都是中国红。

  Q: 在乌苏纪录片中,以一段老人对党的领导的告白影像开场可以说是影片的点睛之笔,这样的设计有怎样的蕴意?

  向凯导演: 这段影像放在开篇处,我想要表达的含义有这么几点:一是让大家听到来自最基层党员的心声,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二是,没有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支持,我们看不到乌苏现在的美。所以勿忘党的领导是我们每个人要铭记的坚定信念;三是,这段开场在故事结构中有种启下的作用,乌苏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与进步,才有了接下来的一幕幕美丽、和谐、幸福的城市画卷的展开。

  Q: 纪录片惯用高清或2K技术,您为什么会选择4K来制作呢?

  向凯导演: 4K多用来制作电影,纪录片确实很少会这样做,因为它用的是超高清分辨率,对画面抖动、构图、移动、周围环境以及镜头前的人物动作等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所有的细节在4K的镜头下都清晰可见,细微的瑕疵都会使拍摄中断,这对整个摄制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选用4K技术,也意味着我们要从头到尾确保镜头画面的唯美,耗时耗力,成本也很高。但为了完美展现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新形象,同时为了艺术的完整性,提高纪录片的品质,我们决定选择4K拍摄,挑战纪录片的极限,为大家呈现一个完美的印象丝绸之路。

  另外,4K影片的画面清晰锐丽,色彩鲜艳夺目,包括影片中的音效,能给人带来极致的视听觉享受。这种感受只有观看了影片才能真切地感受到4K画面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力。

  Q: 影片在后期剪辑包括配音、配乐方面有哪些考量吗?

  向凯导演: 每一个镜头要表达的故事,蕴涵的情感和意义,不需要解说词,单从画面来看就能感受它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是我对后期制作的要求。在配乐方面,我没有选择带有明显新疆风格的音乐,就是想打破传统风格,淡化标签印象,突出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Q:两部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您个人对这两部影片有哪些感触?

  向凯导演: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最优秀的一面,我们需要用心挖掘一座城市的美。这两部作品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初衷是一致的,就是用镜头语言记录和传递“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上的城市的革新与发展,以及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沙漠美人”以人叙事、以事写实,虽然有人会认为没有尊重纪录片纪实的原则,有故做情节的嫌疑,会冲击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但我个人觉得无论是纪实还是表意,纪录片的初衷不变,那就是展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新形象,只是每个人的构思不同,叙述的角度不同,没有孰是孰非。在我看来,这是纪录片拍摄手法及表现手法的一个突破,也是我对纪录片的一次突破和成长,虽然会有不足但值得尝试和创新。乌苏,是继克拉玛依之后的又一尝试,因为积攒了纪录片摄制方面的经验,乌苏几次大规模的拍摄活动,在乌苏地方政府及群众的配合下,都完成的十分顺利。我很感激有这样的机会,去记录和传递这两座城市的美,其中有遗憾,接下来,我也会更加努力和用心创作,为大家带来更优秀的作品!

辽ICP备10012394号-18 AsiaC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