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明星网 > 电影 > 正文
越干越差劲的华谊兄弟 蒸蒸日上的中国电影市场 王中军的事业却层层下滑
2017-08-07 14:26:02 来源: 亚洲明星网
亚洲明星网www asiacool com 华谊兄弟竟然也亏损了,2017第一季度预亏6300-6800万,这可是华谊2009年上市以来的一份亏损的业绩报告!作为老牌电影公司,背后站着商业大佬马云,还有李冰冰、李晨、姚晨等一大堆明

  亚洲明星网 华谊兄弟竟然也亏损了,2017第一季度预亏6300-6800万,这可是华谊2009年上市以来的一份亏损的业绩报告!作为老牌电影公司,背后站着商业大佬马云,还有李冰冰、李晨、姚晨等一大堆明星,可是在国内电影产业蒸蒸日上,去年总票房457亿的大环境下,华谊竟然亏损了,这份亏损报表真的有些扎眼。

  华谊兄弟: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事实上,华谊的亏损绝非偶然,华谊2016年的业绩也同样不堪回首。再往前推,2015年,华谊兄弟在民营电影公司票房份额只占4.5%,排名第七。

  2015年,全明星阵容的《太平轮:彼岸》惨败,仅有5104万元票房,而这部电影上下集共投资约4亿元;投资3亿的《摇滚藏獒》票房只有3961万元……

  2016年,《寻龙诀》和《老炮儿》算是挽回了一点掩面,但被寄予厚望的《我不是潘金莲》和《罗曼蒂克消亡史》却远不及预期,只收获了4.8亿和1.2亿的票房,《快手枪手快枪手》、《奔爱》、《纽约纽约也都票房不佳!2016年华谊的票房还不到光线传媒的一半。

  其实这一切,从2009年华谊提出“去电影化”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华谊的电影业务逐渐被边缘化,已经丧失了曾经在民营电影行业的老大地位。华谊兄弟正在沦为投资公司,冯小刚成最大的摇钱树!华谊兄弟,曾有强大的明星和电影制作资源,令同行羡慕。只是随着明星出走,华谊兄弟现在只剩下冯小刚这张最大的王牌,也成了华谊近年来的摇钱树。但是,这棵摇钱树还能维持多久呢?能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电影业务么?最近这几年,冯小刚的产量有所下降,票房号召力不如往昔,反倒宁浩、徐峥、陈思诚等新一代导演正在崛起,甚至跨入10亿元票房俱乐部。我们不得不承认,华谊老了,冯小刚这位华谊老臣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但是,在前不久公布的最新片单上面,不仅包括管虎《八百启示录》、冯小刚《芳华》等,而且还跟工夫影业共同公布“想象力工业”三年五部超级大片的合作计划,包括《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画皮前传》、《阴阳师》以及黑泽明大师遗作《黑色假面》。

  很显然,华谊急于通过这些大的项目向外界证明自己行业巨头的存在,也希望用优质内容提振士气,挽回近年来因“去电影化”战略的失误而造成的颓势。

  但是,难!因为内容本身就这不可持续。

  与惨淡的电影业务相比,华谊兄弟其他方面却在全面扩张,涉及经营模式、资本投资、IP经营、影院建设等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华谊变得不像个电影公司、也不像个娱乐公司,而更像是一个还没有长大就显得无比臃肿的集团,什么生意都有一点,虽然他现在想通过高价收购IP来收拾旧山河,但是随着电影这个IP 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环节已经在华谊“去电影化”的口号中变得弱势,华谊兄弟不计成本的收购行为反而像是一场赌博,回到起点去拍出好电影重新找回市场份额才是输赢的关键。

  正在崛起的90后市场,正在惩罚不懂年轻人的华谊兄弟。民营电影公司里,华谊兄弟资历最老,但也最失意!而近年来票房惨淡的背后,其实是华谊不懂“年轻人”的后果。在过去,华谊捧红了范冰冰、王宝强、周迅等一大批明星,而现在呢?虽然手上还有艺人,但徐帆、姚晨、郑恺、李冰冰、安以轩……新人几乎没有!

  而华谊的这些人,几乎都是80后!整体年龄偏大,艺人平均年龄在39岁左右,她们的粉丝群体也已经长大,而现在却是90后的天下。这些35岁以上的艺人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新一批关注对新面孔的需求。《罗曼蒂克消亡史》有葛优、章子怡,演技好是好,但票房还是惨败,除了影片偏艺术之外,更关键的是,现在的90后不一定认葛优、章子怡啊!娱乐产业永远是吸引年轻人的行业,只有抓住了最年轻的这一代人,才可能抓住市场。这一点从华谊投资的七娱乐就能看得出来,华谊院线电影票房惨淡,但参股公司七娱乐合作投资的网络大电影《山炮进城2》和《超能太监2》却分别获得了1829万和1298万的分账票房,排在爱奇艺年度票房榜的第1和第4名!

  注意,是分账票房,也就是片方真金白银拿到的钱,这已经接近于葛优、章子怡《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票房分账了。

  华谊的成功在于过去的十年里抓住了80后,而今,80后已经长大,应该把目标换成90后了,所以华谊兄弟还用着抓80后的明星来抓90后,显然就没有好的效果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华谊的没落跟服装品牌李宁、美特斯邦威并无不同,同样是瞄准年轻群体,如果不进行从80后到90后的迭代,不追随新一代年轻人的步伐,不管是曾经市场中多耀眼的明星,最终都会黯淡下去。

  在我看来,华谊兄弟所谓的“去电影化”,其实就是感觉做电影太累了,电影产品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持续高票房的难度,于是开始进行“生态化”。但是,企业好比大树,一旦扎根下去,就会竭尽所能吸收养分茁壮成长。但是对于“华谊兄弟”来说,原来的“根”却丢失了!“扎根”在哪里?“定位”在哪里?估计会让这家老牌电影公司产生一些困扰。

辽ICP备10012394号-18 AsiaC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