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明星网www.asiacool.com 当镜头沉入水面之下,世界变得模糊、寂静,却也意外地安全——这是《水之年代》(The Chronology of Water)预告片开场的意象,也是导演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为观众打开的一扇通往创伤与疗愈之门。作为她的导演处女作,这部改编自莉迪亚·尤克纳维奇2011年同名回忆录的电影,不走明星光环路线,而是直面性别暴力、成瘾、丧子之痛与自我毁灭的深渊,最终在游泳池的碧波与纸页的墨迹间,找到重生的可能。

影片已于近日发布首支正式预告,并定档2024年12月5日北美小范围点映,2025年1月9日扩映。由英国演员伊莫珍·波茨担纲主演,饰演莉迪亚——一位曾是竞技游泳选手、后来成为作家与教师的复杂女性。剧本由斯图尔特与尤克纳维奇的丈夫安迪·明戈共同执笔,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以极具诗意的影像语言重构了一段“从破碎到重建”的生命轨迹。
《水之年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励志故事。原著回忆录以非线性叙事著称,将人生比作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停滞,时而倒灌。莉迪亚的童年充斥着父亲的性虐待,青年时期陷入酒精与毒品的泥沼,成年后经历婚姻破裂、流产与孩子的夭折。她曾多次试图用身体和药物麻痹痛苦,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边缘。但正是在游泳这项运动中,她第一次感受到“身体属于自己”的自由;而在写作里,她终于学会用语言代替沉默,用叙述夺回被剥夺的话语权。
预告片中,波茨的表演极具张力:她在泳池中奋力划水,眼神却空洞如溺水;她在昏暗房间中颤抖注射,又在深夜灯下奋笔疾书。画面穿插水下镜头、破碎镜像与手写稿纸,营造出一种既私密又疏离的氛围。斯图尔特没有选择煽情配乐或戏剧化高潮,而是让情绪在静默与水流声中自然涌动——这恰恰呼应了原著的核心:“讲述本身就是一种抵抗。”
值得一提的是,斯图尔特本人长期关注性别议题与边缘叙事。从《某种物质》到《斯宾塞》,她不断挑战主流对女性形象的定义。此次转型导演,她选择《水之年代》这样一部充满痛感却拒绝被怜悯的作品,显然不是偶然。她在采访中坦言:“这不是一个‘战胜创伤’的故事,而是一个人如何学会与创伤共存,并从中长出新的自我。”
影片虽聚焦个体经历,却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女性身体的物化、成瘾背后的结构性孤独……而莉迪亚最终成为教师、母亲和作家的身份转变,也不是“完美结局”,而是一种持续的修复过程——正如水,永远流动,永不凝固。
《水之年代》或许不会带来轻松愉悦的观影体验,但它提供了一种罕见的诚实:承认伤痕的存在,不美化痛苦,也不急于给出答案。在当下充斥着速食情感与虚假治愈的文化语境中,这样一部敢于沉入黑暗、又在水底透出微光的电影,显得尤为珍贵。
12月5日,当银幕再次泛起涟漪,我们或许能随莉迪亚一起,在混沌之水中,听见自己呼吸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