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伊萨克×雅各布·艾洛蒂演绎创造者与怪物,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重磅入围
亚洲明星网www.asiacool.com 吉尔莫·德尔·托罗对《弗兰肯斯坦》的执念由来已久。这位凭借《水形物语》斩获奥斯卡的导演,曾多次公开表示:“玛丽·雪莱的小说不仅是恐怖经典,更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如今,他的Netflix新作《弗兰肯斯坦》终于揭开面纱,首波剧照与幕后照由《名利场》独家发布,展现出一部“黑暗、沉郁的剧情片”而非传统恐怖片。


视觉风格:剧照中,雅各布·艾洛蒂饰演的“怪物”被描述为“像一尊被打碎又拼合的古希腊雕像”,既狰狞又充满悲剧美感。
情感内核:德尔·托罗强调,本片聚焦“父子关系的寓言”,探讨创造者与被造物之间的情感纠葛:“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既是父亲,又是暴君;怪物既是受害者,又是复仇者。”
剧情设定:科学狂人与“破碎神明”的毁灭之路
影片改编自玛丽·雪莱1818年的哥特小说,背景设定在19世纪东欧,讲述自负的天才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奥斯卡·伊萨克 饰)通过禁忌实验赋予生命,却因恐惧而抛弃自己的造物,导致两者共同走向毁灭。
新角色普雷托利斯博士: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饰演的这位神秘人物,似乎与维克多的实验有深层关联。
米娅·高斯的伊丽莎白:作为维克多的未婚妻,她的命运或将成为悲剧的关键转折点。
隐喻:德尔·托罗透露,怪物并非单纯的反派,他的愤怒源于被遗弃的孤独,正如他在预告中所言:“你创造了我,却拒绝给我一个名字。”
演员与角色:艾洛蒂的“怪物”如何颠覆传统?
雅各布·艾洛蒂(《亢奋》《普瑞希拉》)此次挑战影史经典角色,与鲍里斯·卡洛夫(1931版)、罗伯特·德尼罗(1994版)等前辈的演绎截然不同:
造型设计:德尔·托罗形容怪物“像被暴力拼合的古代雕塑”,艾洛蒂需佩戴特殊硅胶假体,每天化妆耗时4小时。
表演挑战:艾洛蒂表示:“这个角色没有台词,只能通过眼神和肢体表达痛苦,比任何台词都更有力量。”
奥斯卡·伊萨克的维克多:导演称他的表演“充满病态的执念与脆弱”,与查尔斯·丹斯饰演的严父形成鲜明对比。
制作亮点:德尔·托罗的“哥特美学”再升级
实景搭建:剧组在苏格兰高地搭建19世纪实验室,采用蜡烛与油灯照明,营造阴森氛围。
R级定位:尽管强调“非恐怖片”,但影片仍包含血腥场景,如维克多组装尸体的骇人镜头。
音乐风格:配乐由老搭档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水形物语》)操刀,以“抒情性旋律”替代传统惊悚音效。
威尼斯电影节与Netflix的“冲奥”野心
本片已入围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与朴赞郁、凯瑟琳·毕格罗等名导新作角逐金狮奖。Netflix计划在11月上线前进行有限院线放映,以符合奥斯卡评选规则。
业内预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伊萨克)、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是主要冲奖点;德尔·托罗能否继《水形物语》后再夺金狮?
结语:11月,一场关于创造与毁灭的黑暗史诗
“这不是恐怖片,而是一场关于孤独的悲剧。”德尔·托罗的《弗兰肯斯坦》注定将重新定义这一经典IP。当科学狂人遇见他的“破碎神明”,谁才是真正的怪物?答案或许会让观众在震撼中反思人性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