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明星网www.asiacool.com 巨星成龙的一纸悼文,蔡澜离世的消息,再次牵动无数人的心。成龙深情地称蔡澜为“半个师傅”,字里行间满是怀念与不舍,一段跨越光影与人生的师徒情缘,也由此缓缓展开。

在成龙的回忆里,多年前,当他与洪金宝、元彪在欧洲拍戏时,蔡澜就陪伴在他们身边。那时的蔡澜,以超前的观念,为还是毛头小子的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年纪轻轻,便深谙享受人生的真谛,认为享受人生就是珍惜人生。他带着成龙等人吃喝玩乐,教他们品酒、收藏,更将与电影有关的理念倾囊相授。在片场得知蔡澜离世的那一刻,成龙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当年大家在国外拍戏的画面,曾经蔡澜教给他的诸多道理,也在后来的人生中慢慢被领悟。蔡澜曾说:“我们在世间的旅行,就是要学习怎么生,怎么死,怎么活。而怎么活是最重要的,要看活得快乐不快乐。” 如今,看着师傅潇洒快乐地走完一生,成龙心中或许也多了几分欣慰。
蔡澜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小时候住在电影院楼上,电影的种子早早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18 岁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攻读电影编导系,半工读时为邵氏电影公司工作,担任驻日本经理及翻译。1963 年定居香港后,蔡澜出任邵氏公司制作经理,一待就是 20 年。后来,邹文怀成立嘉禾电影公司,他受邀出任电影制作部副总裁,参与制作了《城市猎人》《快餐车》《何时君再来》等多部经典影片,并监制了一系列成龙电影。在电影行业,蔡澜凭借敏锐的眼光和卓越的才华,为香港电影的辉煌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
然而,蔡澜并不满足于在电影领域的成就。随着对电影群体制作模式的倦怠,他毅然转身,投身写作领域。凭借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腻的感知,他在美食、散文等多个领域大放异彩。他不仅是著名的美食家,还曾出任《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特邀总顾问,将中国美食的魅力传递给全世界。他的文字洒脱随性,字里行间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影响了无数读者。
作为 “香港四大才子” 之一,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一同撑起了香港文化的半壁江山。他以多元的身份、精彩的人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如今,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惋惜,但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以及那份对生活永不熄灭的热情,将永远被铭记。
成龙在悼文中最后写道:“蔡澜先生曾经说过,‘要走的人始终要走,可以想念,但是不要过分。’我想对他说,先生走好,我会一直想念您,就像这世界上的很多人一样。” 蔡澜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和故事,将在成龙等后辈的怀念中,在无数读者和影迷的心中,永远流传。愿这位潇洒一生的 “半个师傅”,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